近年来,机器翻译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浪潮,席卷整个翻译、本地化行业。各大 IT 巨头纷纷斥以巨资,投入技术研发和数据收集之中。所有人都看好机器翻译,认定它是人类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沟通的未来。
人类文明的演进,并非朝夕之功。数百年前几位伟人的思想,奠定了我们今天科技的辉煌。机器翻译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1629 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儿 (René Descartes) 提出了世界语言的概念,将不同语言相同含义的词汇以统一符号表示。笛卡儿、莱布尼兹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贝克 (Cave Beck)、基尔施 (Athanasius Kircher) 以及贝希尔 (Johann Joachim Becher) 等人曾试图编写类似世界语言的辞典。
直到近代,借由机械的辅助,机器翻译的可行性大幅提升。二十世纪初期,有多位科学家和发明家陆续提出机器翻译的理论以及实施的想法和计划。沃伦·韦弗 (Warren Weaver) 被誉为机器翻译的鼻祖。他抛却了俄语文本的含义,转而视为一堆“密码”。在美国和欧洲,他的团队和继任者在工作时都遵循一个常理:“任何语言都是由一堆词汇和一套语法规则组成。只要把两种词汇放到机器里,按照人类组合这两种词汇的方式,为之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则,机器就能破译密码。”
1954 年,美国乔治城大学在一项实验中,成功将约 60 句的俄文自动翻译成英文,被视为机器翻译可行的开端。自此开始的十年间,政府与企业相继投入相当的资金,用于机器翻译的研究。
然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机器翻译遭遇瓶颈,美国自动语言处理顾问委员会 (ALPAC) 在 1966 年发布一项报告,称十年来机器翻译研究进度缓慢,未达预期。该项报告使得之后的研究资金大为减缩。
熬过漫长的二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科技的进步以及运算成本的相对降低,使得政府和企业再次把关注聚焦到机器翻译之上。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纷纷投入重金,研发自己的 MT 引擎,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之注入强大的活力,语言服务提供商以及最终用户终于得到了高质量、低价格甚至免费的机器翻译。
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用到机器翻译了吗?一起来分享体验吧!